深度分析:传统机构拥抱加密行业时间线和全版图梳理

2025-03-30 19:03:06 分享资讯

作者:insights4.vc

编译:深潮TechFlow

自2020年以来,美国主要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支付机构从对加密货币的谨慎观望逐步转向积极投资、合作或推出相关产品。

截至2025年初,机构投资者已持有约15%的比特币供应量,近一半的对冲基金开始配置数字资产。

推动这一整合的关键趋势包括:受监管的加密投资工具的推出(如2024年1月美国首批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ETF的上市)、现实资产(RWA)在区块链上的代币化兴起,以及机构对稳定币在结算和流动性管理中的日益使用。

机构普遍将区块链网络视为简化传统后台系统、降低成本并进入新市场的有效工具。

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试点许可型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这些平台结合了智能合约的高效性与KYC(了解你的客户)和AML(反洗钱)合规性。

同时,它们也在以受控方式探索无许可的公共DeFi。其战略逻辑十分清晰:DeFi自动化且透明的协议能够实现更快的结算、全天候市场运作以及新的收益机会,从而解决传统金融(TradFi)长期存在的低效问题。

然而,仍有显著阻力阻碍这一进程,包括美国的监管不确定性、技术整合挑战以及市场波动性,这些因素使得采用速度受到抑制。

总体而言,截至2025年3月,传统金融与加密领域的互动呈现出谨慎但逐步加速的趋势。传统金融不再仅仅停留在加密领域的旁观者角色,而是开始小心翼翼地涉足一些具有切实优势的用例(如数字资产托管、链上借贷和代币化债券)。未来几年将是决定TradFi与DeFi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能否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

Paradigm报告 -《传统金融的未来》(2025年3月)

作为领先的加密风投基金,Paradigm在其最新报告中调查了来自多个发达经济体的300位传统金融(TradFi)从业者。以下是报告中一些最有趣的统计数据和洞察。

哪些领域对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贡献最大?

你的组织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使用了哪些成本削减策略?

目前约76%的公司参与了加密货币。

约66%的传统金融公司正在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相关联。

约86%的公司目前参与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p#分页标题#e#

机构进入加密领域的时间线(2020-2024)

2020年 - 初步探索:

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开始试探性地进入加密市场。2020年中,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明确表示银行可以托管加密资产,这为像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这样的托管机构打开了大门。

BNY Mellon随后在2021年宣布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同年,企业财务部门也开始涉足加密领域:MicroStrategy和Square进行了备受瞩目的比特币购买,将其作为储备资产,这标志着机构信心的增强。

支付巨头也开始行动——PayPal于2020年底为美国客户推出了加密货币买卖服务,将数字资产带给了数百万用户。这些举措标志着主流机构开始将加密货币视为一种合法的资产类别。

2021年 - 快速扩张:

随着牛市全面展开,2021年见证了传统金融与加密领域整合的加速。特斯拉(Tesla)购买15亿美元比特币以及Coinbase于2021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里程碑事件,成为连接华尔街与加密领域的重要桥梁。

投资银行也顺应客户需求:高盛(Goldman Sachs)重启了其加密交易部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开始向富裕客户提供比特币基金的访问权限。同年10月,美国首个比特币期货ETF(ProShares BITO)正式上线,为机构提供了受监管的加密投资工具。

主要资产管理公司如富达(Fidelity)和贝莱德(BlackRock)也开始成立专门的数字资产部门。此外,Visa和万事达(Mastercard)与稳定币建立合作关系(例如Visa的USDC试点项目),展现了对加密支付网络的信心。

报告清晰地描绘了传统金融如何从初步试探到快速扩展的路径,为未来几年加密与传

本资讯链接: - 壹佰财经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