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Fi 来袭,加密货币跨境收单法律合规要点

2025-04-03 16:05:21 分享资讯

撰文:郑弘德、邵嘉碘

如果将金钱理解为一种能量形式的存在,支付媒介与工具的每一次革新都伴随着社会效率的飞跃与权力结构的重塑——从贝壳到金银、纸币,再到移动支付,无不如此。加密货币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进程的又一次飞跃,而由 PayFi(支付金融)驱动的革命正悄然兴起,以钱包为入口,重新定义全球价值交换的底层逻辑。

PayFi 顾名思义为 Pay+DeFi,融合了支付(Pay)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理念,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加密货币在支付场景中的高效应用,同时优化资金的时间价值。人们评价 PayFi 最终指向的世界里,没有沉睡的存款,只有永动的价值……

在 PayFi 的这一愿景中,「Pay」(支付)部分尤为关键,加密货币跨境收单业务作为其核心环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低成本、实时结算的跨境支付,成为连接全球消费者与商户的桥梁。然而,加密货币跨境收单业务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复杂的法律合规挑战,尤其在中国大陆的严格监管和国际多元框架下,其合法性与合规性成为企业创业和展业的首要关切。

本篇文章,曼昆律师聚焦加密货币跨境收单业务,对比其与传统跨境收单的业务模式差异,向希望抓住风口、开展相关业务的创业者提供专业意见,揭示其面临的法律合规挑战。

传统收单 VS 加密货币收单:重塑跨境支付 1. 什么是收单?

收单业务(Acquiring Service)是指金融机构或支付服务提供商为商户提供支付受理、资金清算和结算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商家接收消费者的付款并将资金转移到商家的账户。

而加密货币收单平台是指能够让商家使用的、接受消费者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的收单系统,收单平台负责将消费者支付的加密货币兑换成法币并最终转移至商家的银行账户。

2. 传统跨境收单:利润吞噬者

跨境收单业务通常涉及企业接受来自全球客户的支付,尤其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和数字娱乐等领域。然而,传统跨境收单面临以下问题:

高昂成本负担:传统跨境支付依赖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如 PayPal、Stripe),每笔交易往往伴随着多重费用——支付网关费、跨境手续费、货币兑换费等累加起来,可能占交易额的 3%-6%,甚至更高。对于利润本就微薄的中小企业或高频小额交易的电商来说,是很高的成本压力。

结算周期冗长:传统体系中,资金从客户支付到企业账户的旅程如同「长途跋涉」。银行跨境转账通常需要 3-5 个工作日,甚至更久,尤其在涉及小币种国家(如非洲的肯尼亚奈拉或拉美的秘鲁索尔)时,清算延迟可能长达一周。这不仅拖慢了企业的现金流周转,还可能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作。#p#分页标题#e#

汇率波动风险:跨境支付通常涉及多次货币转换,每一次兑换都伴随着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或外汇管制可能让企业蒙受额外损失。

小币种支持困难:传统支付系统对发达市场的美元、欧元、人民币支持较为完善,但在新兴市场的小币种(如越南盾、尼日利亚奈拉)面前往往力不从心。许多支付机构要么不支持这些货币,要么通过多次转换抬高成本,导致企业难以渗透这些高潜力市场。

这些痛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壁垒,吞噬着企业的利润。尤其是缺乏与大银行谈判降低费率议价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传统的跨境收单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商业对效率、成本和灵活性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加密收单平台试图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为企业打开一条新路。

3. 加密货币收单:重塑跨境支付

业务模式

加密货币收单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如稳定币、比特币等)优化跨境支付流程,绕过传统金融中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资金清算。平台如 KUN Pay 和 BlockBee 为商户提供加密支付系统,企业通过 API 或定制接口快速对接,接受消费者加密货币付款,并将其兑换为法币转入账户,推动业务扩展和效率提升。

实际案例:KUN Pay & BlockBee

KUN Pay:由鲲 KUN 推出,专注 toB 场景,面向企业级客户,提供基于稳定币(如 USDT)的跨境收单服务。支持实时结算、法币兑换、全球佣金发放和定时付款,特别适合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企业。

本资讯链接: - 壹佰财经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