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已经消化以色列 - 伊朗冲突负面影响了吗?

2025-06-16 17:03:15 分享资讯

撰文:火星财经

引言:动荡时代的数字资产韧性之谜

2025 年 6 月的全球金融市场,正上演着一场史诗级的压力测试:乌克兰无人机摧毁 41 架核轰炸机引发核扩散恐慌、中美关税战硝烟再起、中东导弹划破夜空......传统避险资产黄金突破 3450 美元 / 盎司逼近新高,而比特币却在 105,000 美元关口展现出令人惊异的稳定性。这种与地缘危机「脱敏」的表现,折射出加密市场底层逻辑的深刻变迁。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宏观周期与货币秩序重构三个维度,解码比特币在宏观震荡中的生存法则。

一、地缘冲击的传导机制失效:从恐慌放大器到风险隔离器

1. 冲突冲击的「钝化效应」

6 月 13 日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事件中,比特币 2 小时内下跌 2% 后迅速企稳,与 2022 年俄乌冲突期间单日暴跌 10% 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抗压能力的提升源于市场结构的质变:Glassnode 数据显示,2025 年长期持有者(LTH)占比突破 70%,投机性筹码占比降至五年最低。机构投资者通过衍生品市场建立的套保体系,有效缓冲了突发事件的瞬时冲击。

2. 避险逻辑的范式转移

传统认知中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属性正在被重新定义。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预期下,比特币与 10 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的负相关性(-0.72)显著增强,使其更接近「流动性对冲工具」而非单纯避险资产。当 6 月 1 日美债拍卖遇冷导致实际利率飙升时,比特币的逆向拉升验证了这一新属性。

3. 地缘溢价的「定向吸收」

中东冲突引发的能源供应链危机,客观上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伊朗央行通过比特币结算的石油出口占比已超 15%,这种实体经济的渗透使得地缘风险部分转化为比特币的刚性需求。区块链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监测显示,冲突地区钱包地址的链上交易量在事件后激增 300%。

二、宏观周期的嵌套博弈:降息预期与通胀缓解的双重加持

1. 货币政策转向的确定性红利

CME 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对 Q3 降息的预期概率已达 68%,这直接反映在比特币期限结构的陡峭化上:6 月 15 日期货合约年化溢价升至 23%,创 2024 年减半以来新高。历史数据显示,在降息周期启动前 3 个月,比特币平均涨幅达 37%,远超黄金的 12%。

2. 通胀黏性的结构性化解

5 月核心 PCE 物价指数同比降至 2.8%,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回落至疫情前水平。这削弱了比特币的抗通胀叙事,却意外释放了其「增长敏感资产」属性。MicroStrategy 最新财报显示,企业持有比特币的会计处理已从「无形资产」转为「战略储备」,标志着机构开始将其纳入成长股估值框架。

3. 中美政策分化的套利空间

中国央行连续 6 个月增持黄金储备至 3 万盎司,而美国财政部通过「可控贬值」策略推动美元指数年内下跌 12%。这种货币政策的背道而驰,催生了跨境资本通过比特币进行套利的灰色通道。Chainalysis 监测到,中美贸易走廊的比特币 OTC 交易量在关税争端期间增长 470%。#p#分页标题#e#

三、市场结构的深层变革:从散户狂欢到机构定价

1. 持仓结构的「去杠杆化」

2025 年期货未平仓合约中,套保头寸占比首次突破 60%,永续合约资金费率持续稳定在 0.01%/ 日以下。这种变化使得市场不再依赖杠杆资金推动,2021 年常见的「多空双爆」现象基本消失。贝莱德比特币 ETF 管理规模突破 1300 亿美元,其每日净申购量与标普 500 波动率指数(VIX)呈现显著负相关。

2. 流动性结构的「分层加固」

Coinbase 机构托管账户余额突破 400 万枚比特币,约占流通量的 21%。这类「冷存储」筹码形成天然的价格稳定器,使得短期抛压难以击穿关键支撑位。当 6 月 14 日伊朗导弹袭击引发恐慌性抛售时,10 万美元关口涌现的超 30 亿美元买盘,90% 源自机构 OTC 柜台。

3. 估值体系的「传统融合」

比特币与纳斯达克 100 指数的 90 天相关性从 2021 年的 0.85 降至 0.32,但与罗素 2000 小盘股的相关性升至 0.61。这种转变反映出市场正在用传统资产定价模型重构估值逻辑:比特币的波动率(年化 45%)已接近科技成长股水平,远低于 2021 年的 128%。

四、短期价格分析

比特币周五在 50 日简单移动平均线(103,604 美元)获得支撑,但多头难以将价格推高至 20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106,028 美元)上方。这表明高位缺乏买盘。

本资讯链接: - 壹佰财经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