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了要不要买房,华语加密圈这样看

2025-06-24 11:10:02 分享资讯

⌈买房⌋一直是人生的主线任务之一。只是对于当代人来说,买房已经从绝对主线逐渐变成需要考虑良久的难题。

对于生活富足的人群来说,买不买房貌似是不用额外过多考虑的事情。而对于还在奋斗的群体,过高的房价也令买房这事被迫变得“没那么着急”。而对于收益中间层已经对住房有刚需的适龄人士来说,买房往往是幸福与痛苦参半的一件人生大事。一方面,拿到房本代表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块空间,安心之感无需多言。另一方面,在住房市场走势不明朗的大环境下,买房意味着可能要承受持续亏损,掏空几个钱包买了房子,却每天睁眼就要亏钱。面对忽明忽暗的未来,⌈买房还是租房?⌋成为经久不衰的社会话题。

而作为对资产收益十分敏感的加密群体,对于房产这类重资产也有更加激进的观点碰撞。周末,华语加密圈就买房一事产生诸多讨论,其中各方观点都有独到的看法。

1.不买房派:买房收益太低,不买! Yuyue(@yuyue_chris):现在选择买房每年只会面临亏损

本次讨论起源于 X 用户 Yuyue。

Yuyue 表示,从资产规划的最优路径来看,当前买房(尤其是非必要住房)并不是好的理财选择。以美债当前 4% 的利率为参考,现在购买 1000 万的房子一年能亏 40 万利息,而如果选择租同样的房子会划算非常多,买房在当前只能算作一种消费,不能算作投资。

0xTodd (@0x_Todd):买房相当于 2-4 倍杠杆顶着费率做多

“买个 1000w 的房子,实际的建筑成本不超过 10%,剩下的 90% 全是看涨期权的期权费。而且,按照租售比在 2.5% 来算,你等于每年倒亏 2.5% 也就是 25w rmb 的利息,这还没算人民币印得比美元更多的那部分通胀差。更别说,如果是贷款的话,那每年亏的利息就更多了。”

“如果你 1000w 买了 100 平的房子,相同地段,别人拿 1000w 领的利息的可以租 200 平房子。虽然自己买的更幸福,但是后者更大啊。或者后者也租 100 平的房子,多出的 25w 各种消费,创造的美好回忆只比前者更多,而不是更少。所以,如果要认识到买房子这个行为,它就是 2x-4x 杠杆顶着费率做多。”

还有更多有房族现身说法:

X 用户 @weishimaomao 与 @PlusTBV 用自身经历阐述“买房爆亏”的感觉,与其用重资金买房不如把钱花在自己的生活上。

 

2.可以买房派:自己的房子有不一样的情绪价值+资产价值,值得! 冰蛙(@Ice_Frog666666):如果条件允许,自己买房能承载许多情感积累 #p#分页标题#e#

“房子除了能给家庭带来生活品质的变化以外,还能承载和记录美好回忆,如果买的是郊区大院子别墅,可能会更直接明显。

特别是当家里有几个小朋友的时候,这套房子可能就是他们童年的全部,是他们从小到大所有快乐时刻的发生地,这个房子会像是一本无形的家庭相册。

房子承载和记录的这些温馨时刻的,这些跨越时间的温暖记忆,这些情感积累,可能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汤汤(@lichuan679):买房是资产配置,自有房产的可抵押性被低估

“买房虽然一次性成本高,但本质上是“强制储蓄+长期持有的硬资产”。如果你买的是核心地段稀缺标的,这个资产的抗通胀能力和对冲风险能力就更强。”

“房产,尤其是一线城市优质房产,在系统性金融危机下依然可以找银行借出低息资金。这相当于你多了一把“进可攻、退可守”的大刀。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和很多地区的金融系统对房子信贷偏好远高于其他资产。这不是市场效率问题,是制度红利。”

“长期租房的“临时感”会让人下意识地排斥投入。这种“不安定的氛围”会逐渐影响你对生活的掌控感。稳定生活节奏 = 更强的心理抗压能力 + 更好的资产持有力。不是“为了买而买”,而是懂得利用“买房”这个动作达成一套资产管理体系,它是反消费的、是杠杆优化的、是抗周期的、也是情绪免疫系统的一环。”

本资讯链接: - 壹佰财经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