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Robotaxi 上路,定向邀请、30 元一次,有钱也体验不上

2025-06-24 18:05:25 分享资讯

作者:siqi

马斯克念叨了 10 年的自动驾驶,特斯拉的 Robotaxi 终于上路了。

当地时间 6 月 22 日,特斯拉的 Robotaxi 在美国得州首府奥斯汀市正式开启服务。首批 Robotaxi 的投放量大约在 10-20 辆,初期将优先邀请一批投资人和社媒 KOL 参与体验。

由于去年发布的双门「真·无人车」Cybercab 尚未正式量产,首批 Robotaxi 先由现役版量产 Model Y 提供服务。这意味着目前的 Robotaxi 仍然配备了方向盘和加速、制动踏板,并且每辆车还在副驾驶配备了一位安全员,运营范围也有一些地理限制。

马斯克在 X 平台表示,首批乘客每次行程的固定费用为 4.20 美元,但这更像是个「尝鲜价」,长期费用未知。目前在奥斯汀,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和 Uber 合作运营的 Robotaxi 也已经投入市场。根据 TechCrunch 此前报道,在 4.3-9.3 公里的区间里,Waymo 每公里的费用为 3.50 美元。

科技博主分享Robotaxi出行体验:16公里,22分钟 | 图片来源:X

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 Robotaxi 相比,特斯拉的解题思路有两个核心的区别:

第一,相比目前 Waymo、萝卜快跑等主流 Robotaxi 方案,特斯拉首次采用「量产车型」+FSD 软件直接进行无人车运营,无须加装复杂的感知硬件以及重新开发新的软件。这让硬件和研发成本都有望显著降低。

第二,特斯拉试图通过首批 Robotaxi 的运营来优先吸引更多「车主」(而不是「用户」)。如果这个模式可以跑通,那么特斯拉无须先自己掏钱买车再投放给市场,而是有望直接从传统国营出租车公司转型成滴滴和 Uber 这样的出行平台。

所以,尽管在形态上还有些「遗憾」,但这并不影响特斯拉 Robotaxi 依然是整个自动驾驶和无人车行业里最受关注的事件。

目前,特斯拉市值为 1.01 万亿美元,市盈率为 177 倍,远超传统车企。近年来,马斯克在不同场合里多次强调特斯拉「已经从汽车公司转为了 AI 公司」,Robotaxi 推向市场是一次重要的能力和产品展示。著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的模型显示,特斯拉未来估值中,有 60-80% 来自对 Robotaxi 和 FSD 业务的期待。

有方向盘和安全员的「无人车」

大部分人对特斯拉 Robotaxi 的期待,是去年 10 月马斯克在好莱坞华纳工作室发布的那款「无人车」Cybercab。那款车完全取消了方向和加速制动踏板的设计,采用双门两座的设计,前排设置了一块屏幕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方式。

所以,大部分人可能会掉入马斯克的这次话术陷阱,把 Cybercab 和 Robotaxi 进行了潜意识里的强关联。但其实 Cybercab 压根就还没开始量产。而本次在奥斯汀上线的 Robotaxi,由 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提供服务。这款车搭载特斯拉 HW4.0(也叫 AI4)的智能驾驶软硬件方案,采取纯视觉感知,全车配置 8 个摄像头以及特斯拉自研芯片,可形成 360°环绕视野。#p#分页标题#e#

从当前释出的试乘体验视频中,可以看到每辆 Robotaxi 都在副驾驶位置配备了一位随车安全员。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斯拉也为 Robotaxi 设立了电子围栏,收到邀请的乘客才可以预约车辆,并且目前只在奥斯汀南部的一小部分区域里提供服务。

特斯拉 Robotaxi 的买家秀(上)和卖家秀(下) | 图片来源:X

为什么前后车型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首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Cybercab 距离大范围量产还需要迈过一系列难关。

按照马斯克此前在业绩沟通会上透露的时间,它预计在 2026 年年底前才能正式上市。另外按照现行法规,这类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车,上市前需要经过单独的豁免审批,且每年最多只能制造 2500 台。

其次,从营销角度来看,Cybercab 原本更多承载的就是一种展示功能。

就像小米用原型车和量产版 SU7 Ultra 分别在纽北刷出最速圈一样。小米不需要大众消费者搞懂原型车、量产车这些概念中的细微区别,也不是要把小米的车只卖给愿意去跑赛道的用户,而是通过这件事强调品牌和产品的能力:小米的电车有驾驶感,而且比保时捷还快。

本资讯链接: - 壹佰财经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